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一)概述
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发生于成年人。在黑人和亚洲人群中少见。起源于原发性获得性黑色素沉着病、色素痣或正常结膜。晚期肿瘤可侵犯眼睑和眼眶,并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大脑和其他部位。约26%患者出现转移,即使在手术切除后10年内仍有13%患者死亡。
(二)诊断标准
1、常见于角膜缘处球结膜,亦见于睑结膜。可以有色素或无色素。
2、为结节样隆起,边界不清,可形成液性囊腔,常见多量滋养血管,易出血(图4 -41)。
3、病理检查确诊。

(三)处理原则
1、对怀疑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灶做切除活检。
2、对确诊者行超过病灶边界4mm范围的结膜切除及角巩膜浅板层切除,巩膜表面辅以纯酒精或丝裂霉素浸渍,一般不必联合板层移植术,结膜边缘辅以冷冻治疗。病灶大者应联合羊膜移植术。
3、对于眼内和眶内已被肿瘤波及或放疗、化疗后复发的病例需行眶内容剜除术,术前对患者全身体检,排除远处转移(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等)的可能性。如已有远处转移,只能姑息化疗。
(四)治愈标准
1、手术切除后结膜平整光滑,角膜透明,眼睑形状位置正常,无色素沉着。
2、随访5年以上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