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带状变性
(一)概述多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下、前弹力层及/或浅基质层变性,常见原因有:
1、慢性眼部病变如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基质炎、期青光眼、眼球萎缩以及玻切术后硅油眼。
2、外伤后如长期暴露于汞等化学物质刺激中,长期点用缩瞳剂(含汞)和糖皮质激素。
3、全身病变者如高血钙症、高血磷症、痛风、维生素D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麻风病等。
4、原发性者与双侧弥漫性脂质沉着有关。
5、家族遗传性。
(二)诊断标准
1、起始时位于角膜周边鼻侧、颞侧,混浊斑块与角膜缘之间有透明角膜间隔。
2、鼻、颞侧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融合成宽3 ~5mm的灰白混浊带,横跨睑裂区。钙化斑内常有小孔和裂隙,晚期呈斑块状、结节状并可隆起(图4 -63)。
3、裂隙灯检查混浊一般累及上皮下、前弹力层和基质浅层。
1、治疗相关原发病。
2、轻症可观察,点用人工泪液。
3、有明显刺激症状或影响视力者可手术。去除病变区角膜上皮后,用150mg/ml的EDTA - Na(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变性区中的钙质。并辅以羊膜移植术。
4、不主张开始即行治疗性激光角膜切削( PTK)术,因钙质在基质的不均匀沉着可能会导致切削后表面严重不规则。在EDTA - Na使用后如残留混浊可考虑加以PTK治疗。
(四)治愈标准
1、角膜治疗区域基本恢复透明。
2、病情稳定1年以上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