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接受近视矫正术14年 眼科教授告诉你术后体验

作者:非病种中心 时间:2012-02-28 点击数:
    台湾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不再做LASIK手术(俗称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并表示“长期观察,发现该手术存在并发症等风险”,“最近接到十几例受不了并发症而就诊的个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且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弱”。这个消息引发强烈关注,特别是做过手术的人特别担心将来视力大降。
 
 对此,记者全程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准分子激光科副主任杨斌教授。他和该中心王铮教授于1994年完成国内台LASIK手术,至今,该中心约完成8万多例手术,他本人也于14年前接受了这项手术。杨教授表示,“参与眼科业内交流、国际交流时,眼科医师们会提及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问题和风险,以改进技术和仪器,但我是次听到有这个情况。此手术肯定有并发症,但如他所描述得那么严重的并发症就从没碰到过。”
 
 他还提醒,做此手术是个人选择,并非矫正近视眼手段,因为如果手术后不注意用眼卫生,还会再度近视。
  
     关于激光手术的实话
  
    手术安不安全?
  
    安全且成熟,这是肯定的。台湾的蔡瑞芳也表示,只要严格筛选病人及注意手术过程,LASIK手术“本身是安全的,没有错”。
  
    杨斌教授:找到好医院、好医生,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实行手术,是非常安全的。但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任何医疗行为都有风险。
  
   我国卫生部批准引起此项技术时就很慎重,先是大医院先开展,然后才慢慢往下铺。对于人员和医疗机构均提出要求,比如要求从事这一手术的医生有上岗合格证等。此外,卫生部还发布了发布《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去年8月发布,今年2月1日起施行)。
  
   此技术近十几年发展非常快,估计一年有50万人接受手术,我们医院一年大约5000台左右,北方人更为踊跃,门诊量一个月就能达到七八百,甚至一千人。但个人认为整个市场也比较规范,因为做此手术机器也要好几百万。
  
   此外,开展这些手术的医师心理压力也很大,不会乱来。因为手术是在正常的眼睛上操作的,如果出意外,患者更容易不满。不像白内障患者原本看不到,手术后还能看到东西了,出现并发症就相对容易接受。
  
    手术有没有并发症?
  
   有,绝大多数并发症无明显副作用,能治疗好或一段时间后能自动消失,为可逆的。
  
   杨斌教授:业内交流时,业界共识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足0.1%。该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瓣移位、上皮植入、眩光、视力回退等,都不是严重并发症,可以处理,不会带来明显副作用。
  
   再比如眩光,晚上看灯的时候有光影,灯一射过来就看不清,很多人投诉开车会这样。其实正常人也会有这个现象,但没这么明显。我本人手术后早期有一点,3个月后就自动消失掉了,门诊中也有人说半年后才慢慢消失。目前设备和技术发展了,对减少手术后的眩光办法也很多,比如个性化切削能大大减少眩光发生率。
  
   此外,圆锥角膜、感染算本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但如果术前术后严格按照医师要求,用药、注意复查,基本没问题,临床也没这方面的病例报告。比如,圆锥角膜跟本人角膜太薄有关,会造成视力大幅下降,戴眼镜矫正不好,最坏的打算是换点角膜,但如果严格做好术前评估,角膜太薄不能做手术,一般不会有问题。
  
    手术时间越久,并发症就越多?
  
   错误。并发症一般在术后10天、半个月后出现。
  
   杨斌教授:并发症一般在术后早期出现,不会出现时间越长,问题越多的情况。上面也提到了并发症都不严重,有些会自动消失,有些可以治疗好,都是可逆的。所以,手术后,一个月要调整用药,个人反应不一样,手术后、一周、一个月要复查,不舒服要随时复查。不好情况找回医生,不要自己去乱想是怎么回事。
  
   我们准分子激光科五个教授三个有近视眼,全都做了激光手术,做手术的时间距今分别为14年、9年、8年,我们照常门诊、做手术,如果有重大副作用不可能完成这么精确的工作。
  
   做完手术后,视力又回退了,是不是手术失败?
  
   视力回退是早期并发症之一,但也有可能是再次近视。
  
   杨斌教授:手术后的视力回退,是另外一个比较多的并发症,但通常出现在术后半年之内。等半年回退的视力稳定了,还可以再手术矫正。不想再次做手术或者本人角膜很薄不适合再做手术,还是可以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美瞳等的。
  
   对很多年后视力再下降,就很难界定了,因为我们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手术的回退,一个是自己再次近视。大家要了解,此手术不是治本的,很确切地说不叫治疗,只是去除眼镜。视力矫正后,如果还不注意用眼卫生,整天对着电脑,不注意休息,近视会再度出现。所以,这个手术不是一个非要做的,只是个人选择,有些人是因爱运动、爱漂亮、要当兵等原因而接受手术。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度数稳定才做手术,如果度数不稳定,今天是500度,明天600度,那么,今天做完手术,明天就又有100度了。此外,一般还要求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做手术, 因为他们再出现近视的可能性更大。
  
   从眼保健上看,不管手术不手术,大家用眼每40分钟就休息一下,术后早期者每20分钟就休息一下,即使闭闭眼睛这也算是休息。不能熬夜,人体肌肉疲劳对眼睛本身也是有影响的,因为眼睛也要靠肌肉调节。
  
   做过手术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干眼症?
  
   很难说有直接关系,主要跟用眼习惯、环境有关。#p#分页标题#e#
  
   杨斌教授:大家提得比较多的干眼问题,我觉得扯不上关系。我们眼科医院近年专门开设了一个“干眼门诊”,就是因为这类病人多了,近几年门诊量更是不断上升,主要还是跟环境、污染、灰霾天气有关系,然后就是过度用眼,整天看电脑,玩几个小时不下来,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干眼。
  
    做了手术之后,视神经会不会萎缩?
  
   杨斌教授:视神经炎及青光眼晚期才会发生视神经萎缩,跟近视矫正手术无关。
  
   做了手术后,角膜瓣并不缝合,吸附在眼球上,受到外力影响就容易掉落?
  
   会有,但很少见,眼部受到大的暴力才会掉落。
  
   杨斌教授:一般搓揉没问题,如果对眼部实施大暴力,好眼都同样容易打坏。此外,角膜瓣并不缝合,但还是能愈合的,它自己会贴着眼睛,只是不会贴得紧。此外,眼睛的上皮很厉害,切了角膜瓣后伤口有条缝,上皮在24小时能把它盖住,所以最表面这层一定是完整的,怎么揉搓都没问题。只是短期内不能揉。
  
   不过,对手术早期的病人,建议1个月内保护眼睛不受伤,不要揉。危险动作不做,但只要没有冲撞,即使当天做剧烈的跑步、打乒乓球、健身都没问题,关键是早期不能碰到眼睛。此外,术后3个月眼睛不要入脏水,比如游泳池中细菌多,怕出现感染,建议暂时不游泳,但之后,等伤口愈合好了,就能放心地游泳了。
  
    将来眼睛出现问题了,就不能再动手术了?
  
   眼部手术都不受影响。
  
   杨斌教授:操作近视矫正手术时,连眼球都没有切开,只在眼睛最表层切开一点,在角膜表面有激光操作。影响最多的是角膜的机械强度,因为经切削之后角膜变薄了,眼睛受强大冲击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技术上对角膜切削量有控制,一定在安全的范围内,就如切木头,切薄一点不受影响,切一半以上才特别容易被打烂。
  
   争论焦点
  
   专家:个人言论,证据不足
  
   针对台湾蔡瑞芳教授“做过上万例手术,遇到6 7名患者出现视力的衰退,严重的视力退化到开车上路都不行”等言论,那么,中山大学眼科医院有没有十几年患者的随访记录呢?
  
   杨斌教授表示,十几年前病人很难回访,因为没问题不会来。加上年轻人流动性也大,除了1个月以内的复诊率,激光治疗中心的复诊率不是很高。他认为,这是蔡瑞芳教授的个人言论,无法搞清这些问题是否确实跟手术相关。从科学性讲,不能仅凭一人之言下判断,书面的论文、跟踪对比数据等才能实实在在地说明问题。
  
   比如,据媒体报道,蔡瑞芳教授提及,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因手术造成的慢性炎症,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弱。杨教授说:“这就很难理解,因为如果是说手术造成的慢性炎症,不是现在才出现,很早就该表现出来了。因为,手术在角膜上做的,如果角膜存在慢性炎症,角膜早就浑浊了,不会现在多年之后才出现问题。”
  
   人有生老病死,眼也会老化,到了年龄会得白内障,这是难以避免的。从蔡瑞芳教授的表述中,我们也无法判断这些问题是手术引起,还是做过手术的人出现了新眼疾。
  
   “即使真要追错的话,现在手术技术已经改进,跟20多年前的手术,设计已经不一样了。”他介绍道,“比如,切削方式已经改变,现在的飞点扫描的切削,可以保证组织切削的均匀性、一致性,使视力矫正更为精准;现在还有个性化切削,根据个人情况,眼睛的结构等情况,制定出方案,减少眩光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检查更细致了,以前只验光、角膜地形图,眼压、角膜厚度、眼部疾病等,现在增加了像差的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分析眼睛情况,能更好地设定治疗方案。”
  
   蔡瑞芳在后来的采访中提到“患者在手术前就有发炎现象”,可按规定操作,有些眼疾是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比如角膜炎、圆锥角膜等,青光眼也要先评估眼压等问题再确定可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