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返校的热议声越发响亮,中小学生也开始关注各自的变化:有的变胖了,有的长高了,但有一个变化让老师和家长隐隐担忧。
居家的日子,学生大多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辅助学习,由于不当的用眼习惯,有些近视的学生对父母讲,镜片该重新配了……在这次疫情的催化下,孩子的近视问题进一步凸显。
“近视的成因比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课业负担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长时间打游戏、看电视、玩手机等也是导致近视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国家近视防控专家、爱尔眼科集团辽宁省区副总院长杨积文教授认为,青少年近视后,平均每年增长50度到75度左右。但疫情期间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加上户外活动时间极少,使得一些孩子过了个超长寒假后近视就加深了50度,甚至更多。
据悉,中小学生的眼睛发育尚未成熟,过度用眼或不良的用眼方式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变化。杨积文教授给家长支招,科学用眼应该遵循“20-20-20”口诀:看电脑及手机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下;其次,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据介绍,孩子如果被确诊为真性近视,就需要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了。但有的家长不愿让孩子过早戴眼镜,这就使得孩子的眼睛长期在疲劳的状态下工作,反而会加重双眼负担。
“目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杨积文教授建议。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要优于普通框架眼镜。
据了解,角膜塑形镜使用起来比较简单,睡觉时配戴,起床后摘掉。通过渐进式改变角膜表面形状来减低近视,角膜塑形镜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恢复的。
“当然,角膜塑形镜佩戴有门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使用角膜塑形镜,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眼部检查。”杨积文教授提醒患者注意,验配角膜塑形镜是医疗行为,必须要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资格证并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具备条件的眼科专业机构方可进行验配。